长春七

2025-01-23 10:10:00 内容管理员 6

别名

石长春、长虫子。

概述

长春七为伞形科植物岩风、条风和灰毛岩风的根,多年生草本,常全株被灰色短柔毛。根颈较长化,上端存留多数枯萎叶鞘。木质呈小灌木状;根可入药,具有辛温解表,祛风活络的功效。

产地分布

长春七主要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宁夏、四川、河北、山西、湖南等地。

形态特征

长春七为多年生草本,高0.5~1m.根颈粗壮,径1~3cm,长2~5cm,顶部残存密集的棕褐色枯鞘纤维;根圆柱形,径1~2cm,灰棕色,上部有少数分枝。茎单一,或数茎丛生,有棱状突起和纵沟,光滑无毛。基生叶多数丛生;叶柄长2.5~12cm,基部为宽阔叶鞘;叶片轮廓长圆状卵形,长7~25cm,宽5~12cm,二回羽状全裂或三回羽状深裂,末回裂片卵形或倒卵状楔形,长0.7~2cm,宽0.5~1.5cm,有3~5锐锯齿,齿端有小尖头,学滑无毛,仅背面叶脉和叶轴偶有乳头状毛,上部茎生叶仅有狭长披针形叶鞘,叶片较小,分裂回数较少。复伞形花序多分枝,花序梗粗壮,有条棱,花序直径3-12cm;总苞片线状披针形,有稀疏短毛;伞辐30~50,有条棱及短硬毛;小伞形花序有花25~40;小总苞片10~15,线形,外面密生柔毛;花瓣白色,外面多柔毛;萼齿披针形,花柱外曲,花柱基圆锥形。分生果椭圆形,横剖面近半圆形,长3mm,宽2-2.3mm,果棱尖锐突起,密生短粗毛,每棱槽内有油管1,合生面2,胚乳腹面平直。花期7~8月,果期8~9月。

生态环境

生于海拔1000~3000m的向阳石质山坡、石隙、路旁及河滩草地,通常也生于海拔400-1100m的向阳草坡、灌木丛中及山谷岩石陡坡上。

生长周期

多年生。

采收加工

夏秋采挖,洗净,晒干备用。

形状规格

根呈圆柱形,上粗下细。表面灰褐色,上部有横细纹,顶端有多数枯鞘纤维,下部可见支根痕。质硬,断面纤维状。气微香,味微辛、苦。

性味功能

辛温解表,祛风活络。用于感冒,发散风寒,祛风湿,镇痛,健脾胃,解毒,治感冒,风寒,周身疼痛,咳嗽,头痛,牙痛,关节肿痛,跌打损伤,风湿筋骨疼痛、麻木,金牛七中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