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榈

2025-01-22 15:36:08 内容管理员 4

别名

唐棕、拼棕、中国扇棕、棕树、山棕。

概述

棕榈是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,树干圆柱形;叶片近圆形,叶柄具细圆齿;花小黄绿色,卵球形组成分枝或不分枝的肉穗花序,花序大型多分枝;果实阔肾形,有脐和白粉,成熟时由黄变为淡蓝色:种子胚乳角质;花期4月,果期12月。

产地分布

原产中国、日本、印度、缅甸。棕榈在中国的分布很广:北起山东,南到广西、广东和云南,西达西藏边界,东至上海。从长江出海口,沿着长江上游两岸500km广阔地带分布最广。分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。通常仅见栽培于四旁,罕见野生于疏林中,海拔上限2000米左右;在长江以北虽可栽培,但冬季茎须裹草防寒。

形态特征

乔木状,高3-10米或更高,树干圆柱形,有不易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和密集的网状纤维,裸露树干直径10-15厘米甚至更粗。叶片呈3/4圆形或者近圆形,深裂成30-50片具皱折的线状剑形,宽约2.5-4厘米,长60-70厘米的裂片,裂片先端具短2裂或2齿,硬挺甚至顶端下垂;叶柄长75-80厘米或

甚至更长,两侧具细圆齿,顶端有明显的戟突。花序粗壮,多次分枝,从叶腋抽出,通常是雌雄异株,雄花序长约40厘米,具有2-3个分枝花序,下部的分枝花序长15-17厘米,一般只二回分枝;雄花无梗,每2-3朵密集着生于小穗轴上,也有单生的;黄绿色,卵球形,钝三棱;花萼3片,卵状急尖,几分离,花冠约2倍长于花萼,花瓣阔卵形,雄蕊6枚,花药卵状箭头形;雌花序长80-90厘米,花序梗长约40厘米,其上有3个佛焰苞包着,具4-5个圆锥状的分枝花序,下部的分枝花序长约35厘米,2-3回分枝;雌花淡绿色,通常2-3朵聚生;花无梗,球形,着生于短瘤突上,萼片阔卵形,3裂,基部合生

花瓣卵状近圆形,长于萼片1/3,退化雄蕊6枚,心皮被银色毛。果实阔肾形,有脐,宽11-12毫米,高7-9毫米成熟时由黄色变为淡蓝色,有白粉,柱头残留在侧面附近。种子胚乳均匀,角质,胚侧生。花期4月,果期12月。

生态环境

罕见野生于疏林中,海拔上限2000米左右;在长江以北虽可栽培,但冬季茎须裹草防寒。垂直分布在海拔300-1500米,西南地区可达2700米。棕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,极耐寒,较耐阴,成品极耐里,惟不能抵受太大的日夜温差。棕榈是国内分布最广,分布纬度最高的棕榈科种类。喜温暖湿润气候,喜光。耐寒性强,稍耐阴。适生于排水良好、湿润肥沃的中性、石灰性或微酸性土壤,耐轻盐碱也耐一定的干旱与水湿。抗大气污染能力强。易风倒,生长慢。

生物学特性

叶子:棕榈树的叶子通常呈羽状复叶状,由多个小叶片组成,这些叶片可以长达数米。叶子的形状和大小因物种而异,但大多数棕榈树的叶子都具有较长的叶柄和扇形的叶片。茎和根系:棕榈树的茎通常呈柱状或粗壮,覆盖着坚硬的树皮。它们的根系通常是浅表根系,适应热带地区的土壤条件。花和果实:棕榈树的花通常生长在树冠的顶端,具有美丽的花朵和浓郁的香气。它们的果实通常是坚果或浆果,有些种类的果实被用来提取植物油,如椰子油和棕榈油。

生长习性

棕榈树是一种喜温暖湿润环境的植物,具有较强的耐阴性,但也需要适量的阳光。它适应于排水良好、湿润肥沃的土壤,能够耐受一定的干早和水湿,但对涝灾敏感。棕榈树适宜在微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中生长,具有较强的抗有毒大气污染能力。棕榈树的生长速度较慢,根系较浅,容易受到风的影响而倒伏。它通常在海拔200至1500米的地带生长,能够忍受较低的温度,但昼夜温差过大对其生长不利。棕榈树的繁殖主要通过播种进行,适应性较强,适合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生长,但不宜在低湿、粘土和风口等处栽植。

生长周期

棕榈的生长周期包括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。幼年阶段生长十分缓慢,茎长出土壤表面约需3-5年形成掌状有皱折的正常叶片要3-4年,投产时间要在8年以上。成年阶段生长速度相对较快,但具体生长周期因品种和养护条件而异。

采收加工

棕榈采收的最佳时间是在果实成熟时进行,通常是在果实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或橙色时进行收割,这样可以确保棕榈油的产量和质量。过早或过晚的收割都会影响棕榈油的产量和质量,进而影响期货市场的价格。

贮藏养护

在储藏前,需要对棕榈种子进行处理,以清除表面污物和细菌。首先将种子浸泡在水中,用牙刷轻轻刷洗,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。随后,将种子浸泡在10%的漂白水中,时间为15分钟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。处理完毕后,待种子完全干燥,不要有任何水分1。一般来说,当种子贮藏温度在27°C以下时,种子保存时间会更长。最适宜的存储温度在4°C-10℃℃。因此,如果有冰箱或保鲜箱等设备可以控制温度可以将种子保存在其中,以延长其保存时间。一些品种的种子可以保存多年,而其他品种的种子只能保存几个月。一般来说,存储时间不宜过长,最好不超过2年。棕榈树耐半阴,适合在散射阳光下生长。不能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,以免导致叶片褪色。棕榈树对温度的要求较高,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温度适宜在20℃℃-30℃℃之间。冬季温度低于10℃时,需要在室内保温。

形状规格

高度:棕榈树在原产地可以高达25米以上,但在人工栽培中通常不超过12米。叶片大小:叶片近圆形,直径超过3米,叶柄长2-3米。树干直径:树干圆柱形,直径在10-15厘米,甚至更粗。

性味功能

性味为苦、涩,性平,归肺、肝、大肠经。具有收敛止血、利尿消肿、止泻等,作用。用于吐血衄血,尿血,便血,崩漏。

真伪鉴别

植物形态鉴定:棕榈树为常绿乔木,高约15米,茎圆柱形,不分枝。叶片为圆扇形,革质,长约50~70厘米,具皱折,掌状深裂至叶片中部。肉穗花序自叶丛中抽出,花小,淡黄色,单性,雌雄异株。

药材性状鉴定:棕榈药材呈长条板状,一端较窄而厚,另一端较宽而稍薄,大小不等。表面红棕色,粗糙,有纵直皱纹,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,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。质硬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气微,味淡。

种植技术

做苗圃的地应选择靠近水源、不易受早受涝、较肥沃的沙壤土或粘壤士。一般每7平方米施腐熟的人粪尿8-10担、过磷酸钙20千克,耕翻后,做成宽1.4米的畦,整碎畦面土块,即可播种。播前要将种子放在草木灰水中浸泡48-64小时,擦去果皮和种子外的蜡质,洗净播种。由于棕树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只有40%左右,故要播足种子,每667平方米播种50-60千克。条播,条距20-25厘米。播后用灰粪和细碎肥沃的土杂粪混合后盖种,不可覆盖过厚,以2-2.5厘米为度。然后上盖一层稻(麦)草,以防土壤干燥板结。

发展前景

市场需求大:随着全球对绿色、环保、健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,棕榈树的相关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。棕榈油广泛应用于食品、化妆品和生物柴油等领域,市场需求持续增加。经济价值高:棕榈树的果实可以提炼出高价值的棕榈油,同时其叶子和树干也有广泛的应用,可以制作家具和工艺品。此外,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,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,其价值进一步提升。

政策支持: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棕榈油的生产和出口有政策支持,例如印尼的生物燃油B50计划和泰国的限制出口政策,这些都为棕榈油的价格提供了支撑。

药典标准

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 Tachycarpus fortunei(Hook.f.)H.Wendl.的干燥叶柄。采棕时割取旧叶柄下延部分和鞘片,除去纤维状的棕毛,晒干。

【性状】

本品呈长条板状,一端较窄而厚,另端较宽而稍薄,大小不等。表面红棕色,粗糙,有纵直皱纹;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,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。质硬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淡。

【鉴别】 (1)本品粉末红棕色至褐棕色。纤维成束,细长,直径12~15um,其外侧薄壁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簇晶,形成晶纤维。气孔直轴式或不定式,副卫细胞5~6个。可见网纹导管、螺纹导管及梯纹管胞。

(2)取本品粉末1g,加水20m,加热5分钟,滤过,滤液用水稀释成20ml。取滤液1ml,加三氯化铁试液2~3滴,即生成污绿色絮状沉淀;另取滤液1ml,加氧化钠明胶试液3滴,即显白色浑浊。

饮片

【炮制】棕榈 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
【性状】【鉴别】同药材。

棕榈炭 取净棕榈,照煅炭法(通则0213)制炭。

【性状】 本品呈不规则块状,大小不一。表面黑褐色至黑色,有光泽,有纵直条纹;触之有黑色炭粉。内部焦黄色,纤维性。略具焦香气,味苦涩。

鉴别】 (1)本品粉末棕黑色。纤维成束,黑褐色,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,形成晶纤维。梯纹导管,直径约25um。

(2)取本品粉末5g,加甲醇50ml,超声处理2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原儿茶醛对照品、原儿茶酸对照品,,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0.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通则0502)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u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

板上,以三氯甲烷-正丁醇-冰醋酸(20:1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三氯化铁试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的淡墨绿色斑点。

【性味与归经】 苦、涩,平。归肺、肝、大肠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收敛止血。用于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崩漏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3~9g,一般炮制后用。

【贮藏】 置干燥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