蓖麻子
别名
中文名:蓖麻子
拉丁名:Castor bean Latin.
概述
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。本品有消肿拔毒,泻下通滞的作用。用于痈疽肿毒,喉痹,大便燥结等症状。蓖麻,大戟科植物的一种,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全株光滑,上被蜡粉,通常呈绿色、青灰色或紫红色;茎圆形中空,有分枝;叶互生较大,掌状分裂;圆锥花序,单性花无花瓣,雌花着生在花序的上部,淡红色花柱,雄花在花序的下部,淡黄色;蒴果有刺或无刺;椭圆形种子,种皮硬,有光泽并有黑、白、棕色斑纹。喜高温,不耐霜,酸碱适应性。
产地分布
中国各地均有栽培。自海南至黑龙江北纬49°以南均有分布。华北、东北最多,西北和华东次之其他为零星种植。热带地区有半野生的多年生蓖麻。
形态特征
蓖麻高大一年生草本,在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,高2~3米。幼嫩部分被白粉,绿色或稍呈紫色,无毛。单叶互生,具长柄;叶片盾状圆形,直径15-60cm,有时大至90cm,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,裂片5-11,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锯齿,主脉掌状。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,长10-30cm或更长,下部生雄花,上部生雌花;花瓣性同株,无花瓣;雄花萼3-5裂;雄蕊多数,花丝多分枝;雌花萼3-5理解;子房3室,每室1胚珠;花柱3,深红色顶端2叉蒴果球形,长1-2cm,有软刺,成熟时开裂,种子长圆形,光滑有斑纹。花期5-8月,果期7-10月。
生物学特性
喜温暖湿润气候,生长适宜温度为20-28℃出苗至成熟积温2000-3500℃,种子发芽温度不低于10℃,生长温度超过35℃则生长受阻,幼苗遇春寒-8-1℃时或遇秋寒-2--3℃受冻害。苗期土壤含水量12%-14%,花果期土壤含水量15%-20%。出苗至果实成熟需85-115d。耐干旱,耐盐碱及弱酸十壤。
生长习性
以阳光充足、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为宜。
生长周期
年生或多年生。
采收加工
炮制:
敲碎种子外壳,拣取种仁用。
①《雷公炮炙论》:凡使蓖麻子,先须和皮用盐汤煮半日,去皮取子研过用。
②《本草蒙筌》:蓖麻子,修制忌铁。
贮藏养护
置阴凉干燥处。
性味功能
消肿拔毒;泻下导滞;通络利窍。主痈疽肿毒;瘰疬;乳痈;喉痹;疥癞癣疮;烫伤;水肿胀满大便燥结;口眼歪斜;跌打损伤。
种植技术
田间管理:
出苗后,苗高12-15cm时要间苗、补苗,苗高25cm时定苗,每穴留壮苗2-3株,并结合松土除草、培土,施人畜粪肥,6-7月再施1次,适当增施磷、钾肥。有6片真叶时,摘去主茎顶芽,促使侧枝生长。整枝修剪,控制植株生长,剥芽保花,去掉未成花序的腋芽,7月剪去营养枝,促秋籽成熟。对多看生蓖麻,可砍伐更新,离地面30cm左右,浆主干或一级枝锯伐,保留3-4个侧芽,培育亲枝。
栽培技术种子繁殖:
选粒大、饱满、充分成熟的种子,用45-50℃温水种24h左右捞出,摊置于20℃的室内催芽,待种子露白后,北方4月旬,南方2-3月播种,穴播,按行株距各65cm-100cm开穴播粒,覆土,稍加镇压浇水。
病虫防治:
病害有根腐病,为害植株根部,使之发黑呈水渍状腐烂,植株枯萎,可喷撒石灰或70%五氯硝基苯粉剂,并及时开沟排除积水。虫害有红蜘蛛,为害嫩梢,可喷20%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呀用烟草石灰水防治。另有叶、土老虎、棉铃虫、刺蛾、蓖麻夜蛾为害。
药典标准
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L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季采摘成熟果实,晒干,除去果壳,收集种子
【性状】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形,稍扁,长0.9~1.8cm,宽0.5~1cm。表面光滑,有灰白色与黑褐色或黄棕色与红棕色相间的花斑纹。一面较平,一面较隆起,较平的一面有1条隆起的种脊;一端有灰白色或浅棕色突起的种阜。种皮薄而脆。胚乳肥厚,白色,富油性,子叶2,菲薄。气微,味微苦辛。
【鉴别】 (1)本品粉末灰黄色或黄棕色。种皮栅状细胞红棕色,细长柱形,排列紧密,,孔沟细密,胞腔内含红棕色物质。外胚乳组织细胞壁不明显,密布细小圆簇状结晶体,菊花形或圆球形,直径8~20mm。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,胞腔内含糊粉粒和脂肪油滴。
2)取本品粗粉1g,加无水乙醇10m1,冷浸30分钟,滤过,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蓖麻子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蓖麻酸对照品,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l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通则0502)试验,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u、对照品溶液
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石油醚(60~90℃)-乙酸乙酯-甲酸(14:4:0.4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%香草醛硫酸溶液,在110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
【检查】 水分 不得过7.0%(通则0832第二法)
酸败度 照酸败度测定法(通则2303)测定。
酸值
不得过35.0.
羰基值 不得过7.0.
过氧化值 不得过0.20。
蓖麻碱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(通则0512)测定
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,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;以乙腈-水-二乙胺(11:89:0.03)为流动相;检测波长为307nm。理论板数按蓖麻碱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。
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蓖麻碱对照品适量,精密称定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.125mg的溶液,即得。
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(过二号筛)约2.5g,精密称定,置索氏提取器中,加石油醚(60~90℃)适量,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,弃去石油醚液,药渣挥去溶剂,转移至具塞锥形瓶中,精密加入50%甲醇50m1,称定重量,加热回流2小时,放冷,再称定重量,用50%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,摇匀,滤过,取续滤液,即得。
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,注入液相色谱仪,测定,即得。
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含莞麻碱(CHN,O,)不得过0.32%。
【炮制】 用时去壳,捣碎
【性状】【鉴别】【检查】 同药材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甘、辛,平;有毒。归大肠、肺经。
【功能与主治】泻下通滞,消肿拔毒。用于大便燥结,痈疽肿毒,喉痹,瘰疬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 2~5g。外用适量。
【贮藏】 置阴凉干燥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