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物流服务中存在哪些问题?
中药材物流服务中存在以下问题:
仓储环节
• 设施简陋:多数中药材储存在农户与个体商户的民房,仓库陈旧落后,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,如温湿度控制设备、通风设备等,无法保障中药材储存中的安全,容易导致中药材的霉变与虫蛀,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。
• 管理分散:中药材仓储处于分散状态,不利于现代仓储设施与技术的推广与应用,也不便于“中药材流通追溯”监管与实施,难以保证中药材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安全。
包装环节
• 材料及方式不规范:存在药材没有外包装以及包装材料来源混乱的现象,如使用铁丝进行简单捆扎,或使用装过化肥、农药的编织袋进行包装,对中药材品质造成极大隐患。此外,中药材的包装方式及规格也缺乏规范,同一药材品种不同产区的包装方式比较随意,不利于后续操作。
• 缺乏标准和标识:国内市场对同一种中药材没有规定统一包装,包装规格也不统一,且部分包装未按相关标准印刷或粘贴储运图示标识、收发货标识与中药材追溯标识,不利于追溯和管理。
运输环节
• 工具及方式不适宜:部分物流企业在运输中药材时,未根据中药材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方式,如对于需要冷藏、恒温、防潮、防挤压的中药材,未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措施,导致中药材在运输过程中质量受损。
• 成本较高:中药材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,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中药材产地,交通不便,运输距离远,加上中药材的特殊性,需要特殊的运输设备和包装材料,进一步增加了运输成本。
• 配送效率低:不同地区的物流公司在服务质量和效率上差异较大,部分地区物流网络较为薄弱,在传统节假日等快递需求高峰期,物流公司人手不足,容易导致配送效率低下,延误包裹运输。
标准与监管环节
• 标准不完善:中药材物流标准体系不完善,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,在中药材的包装、仓储、运输等环节的标准不明确,导致各企业在操作过程中缺乏规范的指导,影响了中药材物流的整体质量和效率。
• 监管不到位:行业管理不到位,对中药材物流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,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,不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,违规操作,如在仓储过程中违规使用硫磺与磷化铝熏蒸中药材等,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。
信息化环节
• 信息传递不畅:物流环节信息化程度不高,各环节之间信息传递不畅,导致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时、不准确,消费者无法及时了解包裹的状态,容易引发焦虑。
• 追溯困难: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,中药材在流通过程中难以实现全程追溯,一旦出现质量问题,无法快速准确地追溯到问题环节和责任主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