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出入库的具体操作流程》

2024-12-15 09:27:16 内容管理员 6

入库操作流程

1. 到货通知与准备

• 仓库管理人员在收到中药材到货通知后,提前做好接收准备。包括清理和准备好指定的收货区域,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货物;准备好验收工具,如电子秤、卡尺、取样工具等;安排好质检人员和搬运人员。

2. 单据核对

• 货物到达后,仓库工作人员首先核对送货单与采购订单。检查送货单上的中药材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产地、供应商等信息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。若发现单据信息不符,立即与供应商联系核实情况。

3. 外观检查与包装验收

• 对中药材的外包装进行检查。查看包装是否完整,有无破损、受潮、污染等情况。如果包装有损坏,需要进一步检查内部药材是否受到影响。同时,检查包装上的标识是否清晰、准确,包括药材名称、规格、产地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(如有)等信息。

4. 抽样与质检

• 根据预先确定的抽样方案,从到货的中药材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质量检验。质检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性状(如形状、大小、色泽、质地)、气味、含水量、杂质含量、有效成分含量等。质检人员按照相关质量标准(如《中国药典》、企业内部标准)进行检验,记录检验结果。

5. 卸车与搬运

• 经过初步外观检查合格后,安排搬运人员进行卸车。在搬运过程中,要注意轻拿轻放,避免损坏中药材。按照药材的种类和储存要求,将其搬运至仓库内相应的暂存区域,等待质检结果。

6. 质量判定与处理

• 根据质检结果,对中药材进行判定。如果质检合格,仓库管理人员将其正式办理入库手续;如果质检不合格,立即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标识,并通知采购部门和供应商,按照约定的退货或其他处理方式进行处理。

7. 入库登记与系统录入

• 对于合格的中药材,仓库管理人员在库存管理系统中进行入库登记。录入药材的详细信息,如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批次、产地、入库日期、质检报告编号等。同时,为该批药材分配具体的储存货位,并更新库存数量。

8. 上架存储

• 根据库存管理系统分配的货位,将中药材搬运至相应位置上架存储。在摆放过程中,要遵循仓库的存储原则,如分类存放、便于通风和取用等。

中药材出库操作流程

1. 出库申请与审核

• 销售部门或其他使用部门提交中药材出库申请,注明药材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出库用途等信息。仓库管理部门收到申请后,对申请内容进行审核。审核内容包括申请的合理性、库存是否充足等。如果库存不足,及时通知申请部门并协商解决方案。

2. 拣货准备

• 经过审核确认可以出库后,仓库工作人员根据出库申请单,打印拣货单。拣货单上详细列出了需要出库的中药材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货位等信息。同时,准备好拣货工具,如手推车、周转箱等。

3. 拣货作业

• 工作人员按照拣货单的信息,到指定货位进行拣货。在拣货过程中,要仔细核对药材的名称、规格、数量,确保拣取的药材与拣货单一致。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,优先拣取较早入库的药材。

4. 复核与包装

• 拣货完成后,将药材集中到复核区进行复核。复核人员再次核对药材的名称、规格、数量,检查药材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,有无变质、损坏等情况。复核无误后,根据出库要求对药材进行包装。包装材料要符合药材的特性和运输要求,如防潮、防虫等。

5. 出库登记与系统更新

• 在中药材出库时,仓库管理人员在库存管理系统中进行出库登记。记录出库日期、出库数量、接收单位(或个人)、出库单号等信息,并更新库存数量。

6. 发货交接

• 将包装好的中药材搬运至发货区,与接收方(如运输司机、客户等)进行交接。交接过程中,双方核对药材的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包装情况等,确认无误后,由接收方在发货单上签字确认。同时,提供出库检验报告(如有需要)和其他相关文件,完成中药材的出库操作。